其實,當今皇后上官皇后,還是上官青衣的妹妹。
但是此刻,上官青衣也當不起侮辱皇后的罪名。
他不得不跪倒在地,向夏皇請罪道:「陛下,臣出言無狀,無意中冒犯皇后,請陛下治臣之罪。」
夏皇不由哈哈笑道:「上官愛卿,快快請起。你是無心之失,朕豈能治罪於你?」
上官青衣不由叩頭說道:「老臣多謝陛下寬宥。」
夏皇不由說道:「此次考校,小十三當為第一,不知眾愛卿以為如何呢?」
「陛下聖明!」
「十三皇子,理應第一。」
「此詩必將流芳後世,十三皇子第一,實至名歸!」
「陛下聖明!」
對眾臣反應,夏皇頗為滿意。
他不由說道:「剛才奕書所說,也不無道理。」
「小十三已經十歲了,到了開府封爵的年齡。」
「雛鷹始終要獨自成長,翱翔藍天啊!」
「朕,也不能一直將他帶在身邊。」
「擬旨,封十三皇子李奕劍為南平郡王,食邑一千五百戶,賜南平郡王府一座。」
李奕劍心裏不由大喜,自己還正想方設法離開皇宮開府呢。
沒想到這麼輕鬆就辦成了。
不過,他臉上,則是沒帶出絲毫。
他不由謝恩道:「兒臣謝父皇恩賜。」
而群臣聽到陛下的旨意之後,臉上不由都是露出若有所思之色。
陛下這次的封爵,頗有深意啊。
十三個皇子,除了太子之外,有三個皇子被封王。
分別是三皇子梁王李奕書,五皇子越王李弈武,八皇子魏王李奕棋。
其餘八位皇子,都是被封郡王。
而現在,十三皇子,同樣是被封為郡王。
而奪嫡之爭,有一個潛規則就是,想要登上至尊之位,至少要封王才行。
也就是說,現在有資格和太子奪位的,唯有三皇子、五皇子和八皇子。
陛下十分寵溺傻子皇子。
現在,傻子皇子不傻了,眾臣原本以為,陛下會直接給十三皇子封王爵。
讓他有奪嫡的資本。
但是並沒有。
皇帝只是給他封了一個郡王。
也就是說,皇帝並沒有讓他參與奪嫡的意思。
當然了,也有可能,是皇帝暫時不想讓他參加奪嫡而已。
但無論如何,對太子和八皇子來說,小十三沒有封王,是一件好事兒。
……
曲終人散。
十三皇子奪了第一,似乎其他皇子的排名,已經不在重要了。
御書房中,夏皇看向李弈劍的眼神,有些複雜。
他忍不住問道:「小十三,昨夜真的有個騎着鳳凰的仙人,點化於你?」
對於這說辭,夏皇心裏,多半是不信的。
這哪裡是仙人點化?這分明是小十三在裝瘋賣傻罷了。
而夏皇,一想起這五年來,小十三裝傻做出種種荒唐事,未免心寒。
李弈劍在心裏,微微嘆息一聲。
半晌之後,他才緩緩說道:「父皇,其實,五年之前,兒臣已經死過一次了。」
「便是我母妃病逝,也十分蹊蹺。」
聽到李弈劍的話,夏皇的眼神,陡然鋒利起來,充滿殺氣。
「小十三,你是說,五年之前你落水,並不是意外?」
李弈劍不由說道:「我只覺得,是有人推我下水。至於是誰要害我,兒臣並不曾看清。」
「如果兒臣不裝瘋賣傻的話,幕後兇手,多半還會繼續加害於我。」
「兒臣如果不是變成傻子的話,未必能夠活到今天。」
皇宮守衛森嚴,看似是天下最安全的地方,實際上也是天下最危險的地方。
聽到這個消息,夏皇越加震怒。
當初,他也懷疑過有人暗中加害他們母子兩人。
但是他並沒有找到證據。
他開口想問小十三,落水之後,為什麼不告訴他真相?
但是很快,夏皇便意識到,或許,小十三的做法才是正確的。
小十三並沒有看清是誰推他下水,就算徹查,也找不到真兇。
更何況,真兇左右也不出後宮之人。
即便真的找到真兇,他處置起來,也是一件極為麻煩的事情。
而小十三,可能會更加危險。
想到這,夏皇不由說道:「小十三,可是你今日,為何又不裝了呢?你應該知道,這樣會讓你處於險境。」
李弈劍微微一笑說道:「父皇,五年時間,兒臣已經有了一定的自保之力。」
「更何況,即便我繼續裝傻,難道他們就會放過我嗎?」
李弈劍的話,讓夏皇再次嘆息了一聲。
他忍不住寒聲說道:「小十三,你放心,有父皇在,自然能夠護佑你周全。」
「朕還沒死呢,有朕在,我看誰敢遞爪子?朕的天子之劍不利否?」
……
回到寢宮之後,杏蕊開心地迎上來。
她眉開眼笑地說道:「今日詩會,殿下第一次作詩,便奪得魁首!殿下真是了不起呢!」
李弈劍微微一笑說道:「這麼短的時間,連你都知道了?看樣子,這個消息傳播的速度很快呢。」
杏蕊不由說道:「殿下五年不鳴,一鳴驚人,這麼驚人的消息,傳播的自然快了。」
李弈劍微微一笑,並未搭話。
看樣子,背後一定有人在推波助瀾,想讓消息更快的傳播開去啊。
如李弈劍所料,這個消息,不但是在皇宮。
在皇城之中,也是迅速傳播開來。
十三皇子得仙人點化,忽然開竅,並在詩會之上,當眾做出一首可流芳百世的詩作。
這個消息,可說是今年最大的一個瓜。
甚至再往前推兩三年,都找不到於之匹敵的大瓜。
普通百姓感興趣的,是那個趁着月色,騎着鳳凰從天而降的仙人。
仙人為十三皇子指點迷津,十三皇子一下子變得聰明起來,這意味着什麼?
這意味着,這世上真的有神仙啊!
這幾天晚上,怕是不睡覺坐着看月亮的人,一定會多起來。
跟着一起火起來的,還有十三皇子做的那首詩。
滿堂花醉三千客,一劍霜寒四十州。
不負少時凌雲志,曾許人間第一流。
傳世之作的厲害之處,就在於哪怕是完全不識字的普通人。
在聽到這樣的詩句之後,雖然不太明白是什麼含義,但是仍然會覺得這首詩寫的很好。
至於哪些文人書生,更是幾乎人人都抄錄下來,當做自己的座右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