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家的趙靈兒,因為對算命先生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,所以對他可能會成為自己對手的擔憂,明顯減輕了許多。
看到在家正拖地忙家務活兒的媽媽,趙靈兒走上前去想幫忙:「媽,我來拖地吧,你去歇一歇!」
「不用,我拖就行。」媽媽拒絕道。
趙靈兒不死心:「我來拖地吧,媽!」
「不用,快閃開,別耽誤我幹活兒!」
有點兒被媽媽嚇到了,看着媽媽有些嚴肅又有些獃滯的眼神,趙靈兒心中那份對媽媽的隱隱的擔憂又變得強烈起來。
以為去看了算命先生,媽媽的情況會好些,沒想到還是沒有什麼改善。
趙靈兒知道,媽媽之所以會變成這樣,完全是因為姥爺的過世實在太突然了!
媽媽李芬是家裡的第一個孩子。而農村,普遍存在重男輕女的情況,媽媽就是受害者之一。
小時候媽媽最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「要是她是個男孩兒就好了!」不過這話不是姥姥和姥爺說的,而是家中其他長輩們說的。
每當這樣的時候,都是姥爺率先站出來說男孩女孩都一樣,女孩子更懂得心疼人之類的話,盡量保護好媽媽小女孩時脆弱的內心。
後來,姥姥又陸續生了一個閨女和兒子,媽媽就擔當起了大的照顧小的的責任,有什麼食物和稀罕物,都優先給兩個小的,所以小時候的媽媽就受了不少委屈,卻也總是默默忍受着。
那時只要有什麼好吃的,即便數量再少,家裡3個孩子不夠分配着吃的時候,姥爺也總是會想辦法給媽媽留着。
而那個年代,大部分的農村家庭都是比較窮的,根本供不起家裡的所有孩子都去上學讀書,媽媽作為家裡最大的孩子,彷彿理所應當的就選擇了將機會留給小的,讓二姨和舅舅去上學,她自己則沒有讀過什麼書。
不過姥爺還是覺得女孩子應該會識字,所以他閑暇時就會教媽媽認字。媽媽現在能夠上網購物,比村裡同村婦女更能適應現在的互聯網生活,跟姥爺的啟蒙教育密不可分。所以,從小到大,媽媽跟姥爺的感情都特別好。
後來媽媽參加了工作,雖然平時很忙,不能經常回去看他們,但媽媽每周都至少跟姥爺姥姥通一次電話。
有段時間,媽媽因為忙於工作,有將近半年多的時間沒有回去看姥姥和姥爺,而正是在這個時候,姥爺突然撒手人寰了!
姥姥跟姥爺都是普普通通靠種地為生的農民,一年辛辛苦苦靠賣糧食賺來的錢,大概也比不上一個普通白領一個月的薪資。
他們的日子過得有些拮据,平日里都捨不得吃,捨不得穿,他們身上穿的都還是家裡孩子們淘汰下來不要的舊衣物,而也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,才能吃頓好的。
也許是想到了這些年姥姥姥爺沒有享過福,而自己卻一直工作忙無暇顧及他們,所以當姥爺突然離世時,媽媽接受不了,更覺得自己這麼多年來虧欠了姥爺。
想要彌補,而人卻已不在!
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照顧好姥姥,然後儘可能在上墳或是其他任何回家的時候,給姥爺多帶些他喜歡卻又捨不得吃的食物。
想起前兩天媽媽被鬼上身的情形,趙靈兒知道,媽媽其實是喜歡被姥爺鬼上身的。
因為,媽媽覺得這是她對姥爺的一種補償!
讓姥爺借自己的身體,說出想要的需求,然後大家來滿足他,在媽媽看來這是一件盡孝的事,即便這樣可能會損害到她的心神與健康,媽媽也願意。
這也就是為什麼,媽媽會接二連三地出現被鬼上身情況的原因了!
而真正讓趙靈兒擔心的也正是這一點。
因為,在最近的兩次鬼上身事件中,趙靈兒根本沒有看到任何的鬼魂。
沒錯,趙靈兒,有陰陽眼。